close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貓到底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會這麼問的人,大致上就是知道貓打狂犬病疫苗”可能”會發生”可怕副作用”的人。而一定有更多的人是不知道這些事情就帶貓咪去打狂犬病疫苗的。
到底貓咪該打?還是不該打? 並”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是決定之前,請確定自己已經知道這其中各自的風險,然後做一個你覺得最正確的決定。

首先先來談一下打了狂犬病疫苗可能有什麼風險?

如果是比較常看相關資料的人可能就有聽過貓咪有一種很可怕的惡性腫瘤,叫做”貓注射部位相關肉瘤”(feline injection site-associate sarcoma, FISS),這種腫瘤最早是在1991年被發表,當時他的名字叫做”疫苗相關肉瘤”(vaccine associate sarcoma)。從這種腫瘤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雖然已經知道有許多不同的藥物注射都有可能造成這個腫瘤,但是目前普遍認為以狂犬病或貓白血病疫苗等含有佐劑的疫苗注射最有可能造成這種腫瘤的形成。

根據目前已發表的文獻統計,FISS在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約在1/1000-1/10000之間,看似發生率極低,但是一旦發生,卻是一種非常麻煩難以根治的腫瘤。由於FISS強烈的局部侵犯性,目前大多文獻建議如果要切除,至少要從腫瘤往外3-5公分的邊界…大家可以試著在自己的貓身上畫一個半徑3-5公分的圓,想想看這整個範圍都是必須要被切掉的,就可以知道這個腫瘤有多可怕…而且這是假設腫瘤還只是一個點的情況下。而且即使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顯示邊界乾淨(表示切除完整),仍然有14-50%的復發機率。而根據FISS發生的部位、發現時的分級、是否轉移、切除是否乾淨等,FISS的病貓其中位數存活時間約在1-3年不等。

再來要談一下為什麼該打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若被感染狂犬病的動物咬傷並”發病”(並不是被咬就會發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現在台灣已經不是狂犬病非疫區,只要是有機會與野生動物或是可能受感染動物接觸的狗貓,基本上都是有機會受到狂犬病的感染的。而對於狂犬病的預防,疫苗的預防接種當然是少不了的。法律也規定主人有”義務”要為寵物做法定傳染病的必要防治(狂犬病屬於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狂犬病病毒會在受感染動物的唾液中大量存在,其傳播的方式也是以直接咬傷、或是皮膚傷口、黏膜接觸到染病動物的唾液而感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狂犬病的說明,雖然有可能藉由吸入含病毒的飛沫而感染,但是機會極小。狂犬病毒基本上對於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常見的消毒劑如45-75%的酒精、碘酒、福馬林、胰蛋白酶、小於3或大於11的pH值,甚至是日曬、紫外線等都可以使病毒不活化,即使是在乾掉的血液或分泌物中也無法長期存活。

所以,到底要不要打?

根據動物保護法及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為寵物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主人的責任。基本上,由於台灣現在已經不是狂犬病的非疫區,只要家裡的貓咪有機會與來歷不明的動物接觸,那就有機會感染狂犬病。但是如果家裡的貓咪”絕對”不會出門,也沒有與其他動物接觸的機會,那相對來說感染的機會就小很多很多很多了。也許有人會考慮藉由主人帶回家的病毒而受到感染,雖然不是說沒有機會,但是基本上根據狂犬病病毒在環境中的耐受性,可能性也較低。當然,主人自己不要隨意接觸野生動物,才是最保險的方法。

如果決定要打,那會建議
1. 根據發生部位切除的難易度以及手術成功率,建議疫苗注射在後肢,不要在肩胛之間。
2. 打完疫苗後3個月內都要注意注射處是否有腫塊的生成,有的話要盡速帶至動物醫院做檢查。
3. 文獻報告發生的時間平均從注射後3個月內到10年皆有,所以建議主人定期帶貓咪去動物醫院做健康檢查,平常也應自行注意疫苗注射過的部位是否有腫塊形成。

同步發表於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6124542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